
快递实名制成为保障快递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同时引发人们对隐私安全的担忧。
对此,《条例》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在运送途中,因快件损坏或丢失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
关于索赔问题,《条例》规定,用户的合法权益因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而受到损害的,用户可以要求该商标、字号或者快递运单所属企业赔偿,也可以要求实际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赔偿。
另外,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快件损失赔偿责任险种,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保。 -走访-企业多次开展内部学习
记者注意到,针对隐私保护,此前,多家物流企业开始试点“隐形面单”。比如,顺丰去年试水加密快递单,收寄件人的地址、姓名等内容都被相关编码代替。目前,中通、圆通等快递单面上,已隐去收件人电话号码的中间四位。
此外,为提高全行业对《条例》的认识和了解,尽早掌握法规各项条款。记者了解到,《条例》发布后,各家快递公司从总部、省区以及各个加盟公司分别召开多场《条例》宣贯会议。同时,行业内也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学习《条例》的活动,全方位向员工宣贯相关知识。 韵达快递公司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虽然已经三令五申要求快递员必须电话和收件人确认送件方式后,才可以送到快递柜或代收点,但也不排除一些快递员偷懒,或是屡次打电话对方没人接,于是直接放到快递柜的情况。
对此,多家快递企业承诺会加强对加盟商的沟通与管理,尽快全面落实快递新规相关要求